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法院案件评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王玮琮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13:31:33  浏览:829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法院案件评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玮琮


  黑龙江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全面推行案件质量季度评查通报制度,由审监庭对全院所审结和执行的案件进行质量评查,并坚持对评查结果集中予以通报,有效地促进了该院案件质量和效率整体提高,在实施该制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他们专门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案件质量评查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案件评查制度存在欠缺依据,影响评查工作开展。法院自己对自己所审结且生效的案件进行事后评查,其目的是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的工作责任感,但现行法律柜架内及法院组织内部设置上没有设置有案件评查内容和机构,法律上仅规定通过上诉程序或再审程序对案件质量进行监督。而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方式确定案件是否存在差错则无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少数法官认为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影响了办案法官对案件的独立裁判,破坏生效案件的稳定性,对评查工作持消极、应付态度。
  二、关系难协调,评查工作阻力大。案件质量评查实质上是对审结案件进行最后挑刺,并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与法官的年度各项综合指标及其所在庭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相挂钩。但由于大立案机制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必然出现同一案件由多个庭、多名法官共同完成,而每一案件中每名法官在不同的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责任,出现差错后存在互相推诿,甚至与评查法官产生矛盾,给评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反作用,亦不利于出现差错的人员和庭及时改正错误,增强工作责任心;
  三、案件质量评查功能定位不准确。案件质量评查是法院内部监督管理行为,是对法官“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通过对案件进行检查、监控,自我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审判效能,而目前该院主要是以生效案件为评查对象,即实行事后监督,因此,对案件生效之前的各个阶段的法官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法官行为规范则无法掌握,即使在事后评查发现由于已成事实,给当事人造成了不良影响,评查效果一般也会打上折扣;
  四、评查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未能充分发挥评查应有作用。虽然对案件存在的差错程度进行了量化、细化,但由于每个案件疑难繁简的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办案越多,差错的机会就越大”,同时,评查只能对现有案件卷宗材料的静态行为进行评定,无法对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中的动态行为评定,未能反映法官的综合能力;另外,案件评查工作本来是对事不对人的,但由于评查法官与案件承办法官均在同一单位,案件评查结果又影响着法官个人审案质量评估,所以评查法官因顾虑将来对自己评议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在工作中束手束脚,应付了事,不能充分调动评查法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未能发挥评查工作应有的作用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的建议:
  1、建立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法院和法官行使裁判权要接受外部和内部监督,同时院长拥有审判监督权。对法官的监督既有审判的监督,也包括行政监督,院长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审判监督者,故设置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院长行使行政管理和审判监督权的结合。因此,从整合法院审判资源出发,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由审监庭和监察室人员组成,并且由于监督管理的职权来自院长的授权,案件质量监督机构应直接向院长负责,将案件评查明确定为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与审判流程管理、审判监督、违法审判错案责任追究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监督管理人员应由政治、业务素质高、作风过硬的资深法官组成,确保监督具有权威性;
  2、明确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对象和范围。权力失去监督就会滋生腐败,案件评查不单是对法官的生效案件验收行为,法官作出裁判的整个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是否符合司法为民的要求,亦应当是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畴,将一个案件完整的诉讼过程包括起诉、受理、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评议、裁判文书制作及宣判、执行等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因此,应当将案件评查窗口前移,实行审前、审中、审全方位监督。
  3、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考评机制。案件质量必须与法官的利益挂钩,否则无法将案件评查成效转化,所以由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每季度法官个案评查结果、数量、案件复杂程度及审理、执行过程中的动态司法行为综合鉴定结论归入法官业务档案,作为评定法官的业务能力及考评、任用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设立法官年终案件质量奖,对案件量多、质优的法官,公开给予物质奖励,使法院上下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氛围。为避免评查法官因对被评查法官在年度民主评议时的影响和顾虑,对评查法官应由院党组单独考核评定,而不参与其他法官共同评比、考核。并且为防止评查法官在案件监督管理过程中不尽职尽责或滥用职权,规定相应处罚措施。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 王玮琮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


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

厅运字〔2011〕2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JT/T 816-2011,以下简称《规范》)已正式发布。为切实做好《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当前,我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伴随着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机动车维修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规范》的发布实施,适应了国家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丰富和完善了机动车维修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为加快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经营不诚信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规范》对机动车维修服务流程、节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提升行业服务意识,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机动车维修服务能力。要积极开展绿色维修,加速品牌建设,维护客户合法权益,推动机动车维修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
二、开展广泛宣传。《规范》既是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提供服务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标准,更是社会和客户衡量、评价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规范》的宣贯工作,切实加大对《规范》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规范》的意义和作用,使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从业人员和广大汽车用户充分认识《规范》实施的必要性,了解其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引导全行业共同营造服务规范、竞争有序、客户满意的机动车维修市场环境。
三、组织专题培训。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围绕《规范》的实施工作,督促和引导本辖区内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从业人员认真学习《规范》,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了解掌握《规范》的内容,确保《规范》顺利实施。为保证培训质量,部组织编写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宣贯教材》,并将开展统一培训。请各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县级以上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一、二类维修企业派员参加统一培训。统一培训的组织工作委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承担,全国汽车维修标委会参与相关工作,具体安排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另行通知。
四、抓好贯彻落实。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规范》的贯彻落实工作。要将《规范》的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与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行业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协调运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阶段评估,督促企业切实严格执行标准。要引导各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专项等维修业户积极发挥骨干力量,在执行《规范》中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各地及时与部联络沟通。对已开展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活动的地区,要根据《规范》的具体要求,采取回头看、查漏洞等方式,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各地政府驻厦办事处人员申报户口的暂行规定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各地政府驻厦办事处人员申报户口的暂行规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



一、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推动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共同利用和发挥厦门特区的对外“窗口”作用。各省、市、自治区及所属省辖市(地区)一级政府,原则上可在厦门市设立驻厦办事处机构,县一级及县级以下单位原则上不设立驻厦办事处机构

二、各地政府驻厦办事人员可由各地派来,也可在厦门聘请或招收解决。
三、各地政府驻厦办事处可申请若干常住户口的指标。省一级政府驻厦办申报4-7户;地、市政府驻厦办申报2-5户,县一级政府已设立驻厦办事处机构的申报1-2户,余只申报临时户口。
四、申报常住户口的手续由各省、市(地区)政府驻厦办确定名单后报厦门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审核转市公安局批准。
五、中央各部所属局以上行政单位驻厦办事处可参照上述精神办理。
六、申报常住户口的原则:
1、申报常住户口的对象主要是办事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业务专业骨干。
2、凡申报常住户口的应具备自有居住条件。
3、各地政府驻厦办任用或聘请外地的离、退休干部职工不能申报进厦常住户口。
4、驻厦办事处非专职人员不列入办事处人员申报常住户口。
5、驻厦办所属经济实体的干部不列入办事处人员申报常住户口。
6、各地政府驻厦办申报进厦常住户口的总户数,包括其后办事处的干部离、退休等人员更动情况在内,人员进出不能超过上述第三条核定的申报总户数限额。
7、凡经批准进厦常住户口者,其家属随迁问题按市人民政府厦府(84)121号文件有关规定办理。
七、以前颁发的有关规定如与本规定抵触者以本规定为准。



1986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