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建设银行担保物、偿债物管理及会计核算手续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11:31:26  浏览:81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建设银行担保物、偿债物管理及会计核算手续

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担保物、偿债物管理及会计核算手续
建设银行



为进一步完善担保贷款会计核算,根据《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担保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特制定本核算手续。
本核算手续所称担保物是指抵押物、质物,偿债物是指我行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的抵偿债务的物品。
一、增设会计科目
(一)增设“754待处理偿债物”科目,本科目核算建设银行因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依法取得所有权的抵偿债务的物品。本科目按转为待处理的时间及处理情况设“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逾期未处理偿债物”、“待核销偿债物折价”三个二级科目,“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
”核算取得所有权一年以内的偿债物,“逾期未处理偿债物”核算超过一年仍未处理的待处理偿债物,“待核销偿债物折价”核算拍卖、变卖待处理偿债物所得金额小于原待处理偿债物入帐金额而准备核销的待处理偿债物。在内部考核时,以上三个二级科目,依次纳入逾期、呆滞、呆帐贷
款进行考核。各二级科目下应按原债务人设户,转入待处理偿债物时记借方;转出待处理偿债物时记贷方。该科目属资产类科目,排列在“试算平衡表”第2页第33行;归属我行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项目;归属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
(二)在“861营业外收入”科目中“其他收入”下设“偿债物溢价户”,核算待处理偿债物变现价值高于原入帐价值而产生的营业外收入。
(三)将原表外科目“053抵押物”更名为“053担保物”,登记因担保贷款等业务而占管的担保物。本科目下设“债务履行期担保物”、“待处分担保物”、“逾期未处分担保物”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占管的担保物、债务到期后我行取得处分权的担保物以
及取得处分权半年后仍未处分的担保物,二级科目下按原债务人设户作详细登记,收入时做收入登记,付出时做付出登记。
二、帐簿的设立
待处理偿债物会计部门按二级科目设立总帐,分别原债务人设立明细帐核算。保管部门分别二级科目设立“待处理偿债物登记簿”(见附件六),按原债务人逐项登记。
表外科目“担保物”会计部门按二级科目设立总帐,分别原债务人设立明细帐核算。信贷部门、保管部门分别按二级科目设立“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见附件四)和“质物及权证登记簿”(见附件五)。
由保管部门设立的登记簿,年度终了应办理新旧年度登记簿的结转。结转后的旧年度登记簿,交会计部门随会计档案保管。信贷部门设立的“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和“质物及权证登记簿”可连续使用,视同贷款台帐管理。
三、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一)收妥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签定担保贷款合同及收妥担保物后,信贷部门应按担保物逐项登记“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或“质物及权证登记簿”,同时根据担保价值填制“担保物、偿债物收妥通知书(见附件一)”一式四联,加盖经办人名章、业务部门公章及借款人或第三人公章后,连同担保合同副本(或将担
保合同复印后加盖信贷部门公章)、抵押物权证、质物及权证送保管部门。
抵押物权证以及权利质押的权利证明(即票据、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由会计部门负责保管。非权利质押的质物及其权证由各行确定的保管部门负责保管,如属与我行自用固定资产同类,原则上应归由相应实物管理部门保管(如汽车应由行政后勤部门保管)。
保管部门核对通知书与保管物及权证相符后,在各联通知书“保管部门”栏签章,将有关物品妥善保管,第一联连同担保合同副本(或加盖信贷部门公章的担保合同复印件)留存据以登记“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或“质物及权证登记簿”(由信贷部门保管的担保物,信贷部门不需重复
登记),通知书专夹保管。另外三联送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收到盖有信贷部门、保管部门、借款人或第三人印章的通知书后,加盖会计部门章,根据通知书填制表外科目收入记帐凭证,在“摘要”栏简要注明保管部门,第二联通知书作附件,登记表外科目明细帐(用销帐式帐页代):
收入:担保物——债务履行期担保物——××单位户
第三联、第四联通知书退信贷部门。信贷部门将第三联专夹保管,第四联退借款人或第三人。
(二)担保物的日常管理
1.占管担保物的保管
保管部门收妥占管担保物后,对担保物实行双人管理,一人管登记簿,一人管实物(由会计部门保管的,表外科目记帐员不得兼管实物),登记人员与保管人员要有明确分工,登记人员负责收到保管物品时的初点,领(转)出时的复点,登记簿的登记,办理与有关部门的交接手续及专
夹保管有关通知书;保管人员负责收到保管物品时的复点、领(转)出时的初点,登记簿的复核以及有关物品的日常保管。
2.担保物的领用及退回
在进行诉讼及其他工作中,信贷、法规、保全等业务部门需领用被保管的担保物及权证时,应填制“担保物、偿债物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见附件三)一式两份,经办人、部门负责人签章,加盖部门公章,报主管行长签批后,送保管部门领用占管担保物。保管部门核对签章
无误后加盖印章,一联退领用部门专夹保管,一联自留据以在登记簿“领用”栏签注领用部门及日期,“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与原“收妥通知书”一同保管,按通知书内容将担保物转交领用部门。
担保物用后交回时,应由领用部门填制“担保物、偿债物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一式两联,经办人、部门负责人、领用部门签章后连同领用的担保物送保管部门,保管部门将“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与退回的担保物和领用时填制的“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内
容核对相符后,将担保物收妥保管,在“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签章后,一联退领用部门,一联与原“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一同保管并在登记簿“退回日期”栏签注。
3.占管担保物变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员的处理
因人员、机构变动等需要变更担保物保管人员和部门的,应认真办理帐实核对和交接手续。同一部门内部变更保管人员,由部门负责人监督核对和交接,并在保管登记簿上“备注”栏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分别签章确认。跨部门办理交接的,由信贷部门填写“担保物、偿债物领用、退
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一式四份,经主管行长签批后,监督交接双方清点移交。移交后,由交接双方和信贷部门在“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签字(章)确认后,各留一联,另一联由移交部门送会计部门。移入、移出部门据以登(销)记登记簿,信贷部门据以变更登记簿上保管部门
记录。会计部门应根据通知书填制表外科目收入、付出记帐凭证,在摘要栏简要注明“转至××部门(或由××部门转入)”字样,通知书作付出记帐凭证的附件,登记表外科目明细帐:
付出:担保物——××担保物——××单位户
收入:担保物——××担保物——××单位户
4.占管担保物取得处分权的核算
取得占管担保物处分权时,根据取得处分权的法律文书,由信贷部门填制“担保物、偿债物转户通知书”(见附件八),如不需变更保管部门的,填一式三联,写明原因,签章并报行领导批准后一联自留,一联送保管部门据以销(登)记登记簿,一联送会计部门据以填制表外科目收入
、付出记帐凭证,调整表外帐。会计分录:
付出:担保物——债务履行期担保物——××单位户
收入:担保物——待处分担保物——××单位户
如需变更保管人的,信贷部门应多填一联“转户通知书”,监督交接双方清点移交。移交后,交接双方签章,各留一联据以销记或登记保管登记簿,送会计部门一联调整表外帐。
5.占管担保物逾期未处分的核算
对取得处分权的担保物,应在半年内(担保合同规定有效期的,不得超过担保合同的有效期)予以处分,如半年内未处分的,应在半年期满时,由保管部门比照上述“占管担保物取得处分权的核算”的规定签发转户通知书一式三联,自留一联,另两联分送会计、信贷部门,据以登(销
)记有关登记簿及表外科目帐。会计分录:
付出:担保物——待处分担保物——××单位户
收入:担保物——逾期未处分担保物——××单位户
6.担保物的核对
占管担保物要建立定期帐实核对制度,由保管部门设立“担保物、偿债物核对登记簿”(见附件七),用以登记对担保物、偿债物的核对情况。每次核对,由核对人员认真填写“担保物、偿债物核对登记簿”并签章确认,核对中如有不符,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向分管行长报告并据
实处理。涉及财产损失的,参照本行自有资产损失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保管部门在本部门主管人员的监督下,每月由登记人员、保管人员进行一次簿实核对。如果所保管的实物已被信贷等业务部门临时领用,应将保管登记簿与“担保物、偿债物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核对一致,领用时间已超过办理业务所需正常时间的,应及时通知领用部门退
回。
每季度末由信贷部门牵头,会同会计部门、保管部门进行明细帐、登记簿和实物三方核对,做到帐、簿记载一致,帐实相符。
每季核对后,会计部门应逐级书面报告担保物、偿债物情况并附“担保物、偿债物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九),有关数字要与会计报表一致。
年终日核对相符后,保管部门应分别更换“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质物及权证登记簿”及“待处理偿债物登记簿”,将旧登记簿的未销事项过入下年度登记簿。
(三)退还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1.退还占管担保物包括以下二种情况:
(1)借款人或第三人按合同按时归还全部贷款本息,解除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贷款人将该担保合同项下的占管担保物及有关担保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退还抵押(出质)人;
(2)贷款合同履行期内,经借款人和抵押人(出质人)与贷款人协商,重新设定担保物,变更担保方式,贷款人将原担保物及有关担保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退还抵押(出质)人。
2.退还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将占管担保物退还担保单位时,信贷部门应在办妥有关手续后,销记“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或“质物及权证登记簿”,同时填制“担保物、偿债物转出通知书(见附件二)”一式四联,签盖印章并报主管行长签批后,送借款人或第三人核实、签章。借款人或第三人留存第二联,其他
三联由信贷部门送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在各联加盖印章后,第一、第三联退信贷部门,第四联留存据以填制表外科目付出记帐凭证,在“摘要”栏简要注明转至部门,通知书作附件,销记表外科目明细帐:
付出:担保物——××担保物——××单位户
信贷部门留存第一联,凭第三联到保管部门领取原保管的抵押物权证、质物及权证。保管部门收到盖有信贷部门、借款人或第三人印章、会计部门章的通知书并审核通知书内容与保管物相符后,办理移交并据以销记保管登记簿,将“转出通知书”与原“收妥通知书”一同专夹保管。并
由信贷部门将担保物及权证退借款人或第三人。
四、处分担保物偿还贷款的会计核算
(一)行使担保债权依法拍卖、变卖占管担保物的会计核算
贷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或第三人未按合同归还贷款本息,按合同规定或经协商,将担保物拍卖、变卖后,归还所担保部分的贷款本息,解除担保合同。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后剩余的部分,可退还借款人或第三人;不足归还贷款本息的部分,保留追偿权,仍在原帐户核算。以拍卖、变
卖担保物所得价款依次偿还贷款本金、应收利息和催收贷款利息。
办理拍卖、变卖时,参照上述“三中(二)担保物的领用及退回”的规定,先由承办拍卖、变卖的部门(人员)领用。处理后,由承办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参照“三中(三)退还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填制“转出通知书”,签盖承办部门和会计部门(会计部门确认款已收到
后)及经办人员印章后,送信贷部门和保管部门据以销记登记簿,随同收款凭证送会计部门据以进行帐务处理并销记表外帐。受偿时的会计分录:
借:××科目——××户
贷:××贷款——××贷款(逾期贷款)户
应收利息——应收××单位利息户
催收贷款利息——××催收贷款利息户
同时,按收取的催收贷款利息冲转待转营业收入。会计分录:
借:待转营业收入——待转营业收入户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
表外科目:
付出:担保物——××担保物——××单位户
如有必要,可多填一联通知书送借款人或第三人。
(二)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依法折价取得占管担保物的会计核算
贷款行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依法折价取得占管担保物或偿债物即为“以物抵债”。就贷款而言,以物抵债是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未按合同归还贷款本息,经人民法院判决(或经协商),将担保物或保证人的有关资产折价转给贷款人,以抵冲贷款。
1.依法取得占管担保物所有权的会计核算
折价受偿的方式主要有法院判决和双方协商。无论是法院判决还是两方协议,各行对担保物的折抵价值应严格把关,折价工作及折抵价值的审核工作由行长召集信贷、会计、保全等有关部门集体研究决定,以保护建行合法权益。对法院判决的折价担保物,应由经办行正式行文报一级分
行备案,对于法院判决估价明显过高的,要依法提起上诉或申诉。双方协议的,除能随时变现的有价单证外,必须经有权机关批准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并参照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权限报经总、分行批准方可以物抵债。
根据法院判决或双方协商并经批准后的折价金额,区别原债务人,以作价依据(判决书、协议副本等)作借方记帐凭证附件,填制记帐凭证,登记“待处理偿债物”明细帐,同时依次偿还贷款本金、应收利息和催收贷款利息。折价金额不足以冲销上述款项的,剩余的贷款本息保留追偿
权,其中,符合呆帐、坏帐标准的,报批后予以核销,不符合核销条件的,仍在原帐户核算,照计利息。
依法取得占管担保物所有权时,参照“三”中“(二)占管担保物变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员的处理”的规定,由信贷部门填写“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一式四联,由保管部门和信贷部门在通知书签章,经主管行长签批后,保管部门留存两联(如需变更保管部门的,其中一联送
接收部门据以登记“待处理偿债物登记簿”,并比照“三”中的规定办理移交手续),一联用来销记“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或“质物及权证登记簿”,一联登记“待处理偿债物登记簿”;信贷部门留存一联,据以销记登记簿;另外一联随同取得所有权和折价金额的法律文书送会计部门,
据以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偿债物——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贷:××贷款——××单位贷款(逾期贷款)户
应收利息——应收××单位利息户
催收贷款利息——××催收贷款利息户
同时,按收取的催收利息,冲转待转营业收入。会计分录:
借:待转营业收入——待转营业收入户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
同时填制表外科目付出凭证,并在“摘要”栏签注记“待处理偿债物”帐的转帐借方凭证的编号,销记表外科目帐。
付出:担保物——××担保物——××单位户
依法直接取得偿债物的,偿债物的折价管理和受偿时的会计分录同上。收受偿债物及偿债物的日常管理比照“三、占管担保物的会计处理”程序办理。
2.逾期未处理偿债物的核算
贷款人应采取积极措施,对抵债的抵押物或质物妥善处理,尽快拍卖、变卖。按《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对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股票,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予以处分。对取得所有权的“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要在一年内予以处分,对于转为待处理偿债物超过一
年仍未进行处分的,由保管部门在一年期满时,填写“担保物、偿债物转户通知书”一式两联签章后,一联专夹保管,据以销(登)记登记簿,一联送会计部门据以填制转帐借、贷方记帐凭证,调整有关核算帐户。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偿债物——逾期未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贷:待处理偿债物——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同时保管部门应在每季核对待处理偿债物后,按季向主管行长提交书面报告,逐项说明“逾期、呆滞、呆帐待处理偿债物”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尽快处分。
3.拍卖、变卖依法折价取得的偿债物的会计核算
拍卖、变卖待处理偿债物的实物领用及处分手续,比照拍卖、变卖占管担保物的规定办理。会计帐务分别以下不同情况处理:
(1)待处理偿债物拍卖、变卖所得扣除有关费用及税金后高于待处理偿债物入帐(折价)金额的,以拍卖、变卖所得扣除有关费用及税金后的差额冲抵“待处理偿债物”相应帐户的余额,剩余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在“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偿债物溢价户”中核算。会计分录:

借:××科目——××户
贷:待处理偿债物——××待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偿债物溢价户
(2)待处理偿债物拍卖、变卖所得扣除有关费用及税金后低于待处理偿债物入帐金额的,以拍卖、变卖所得扣除有关费用及税金后的差额冲抵“待处理偿债物”相应帐户的余额,不足部分,先在“待核销偿债物折价”二级科目下核算,视同呆帐贷款管理,待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后,
依次核销应收利息和贷款本金。会计分录:
借:××科目——××户
借:待处理偿债物——待核销偿债物折价——×原债务人户
贷:待处理偿债物——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逾期未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报批核销后,会计分录:
借: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户
或:贷款呆帐准备金——呆帐准备金户
贷:待处理偿债物——待核销偿债物折价——××原债务人户
五、担保物、偿债物转为贷款人经营资产的核算
因经营需要而将担保物、偿债物转为贷款人经营资产的,必须按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及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权限报总行或一级分行(一级分行不得再转授权)批准,如转为固定资产的,视同购置,纳入上级行核定的年度购建指标控制。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使用。待处理偿债物转入本行
经营资产的,按待处理偿债物帐面价值入帐。占管担保物经批准转入贷款人经营资产的,应按照“四”中(二)的规定办理担保物的折价,先转入本行“待处理偿债物”帐户,再按“待处理偿债物”帐面价值转本行经营资产。
偿债物正式转入贷款人经营资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动产和动产转为贷款人的固定资产;二是权利凭证转为贷款人权利资产。除此以外的其他资产类的偿债物转入时,会计核算比照这两种方式处理。
(一)转为贷款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待处理偿债物转入贷款人固定资产的,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填制“担保物、偿债物领用、退回、变更保管通知书”一式三联,经主管行长签批后,随同经批准转入固定资产的有关批文,送会计部门,对于符合转入我行经营资产有关规定的,会计部门予以签章确认,然后由固定资产管理
部门据以向保管部门领用。移交后,保管部门(即移出部门)签章,三部门各执一联专夹保管,保管部门据以销记“待处理偿债物登记簿”,会计部门据以登记有关固定资产帐、卡的事项。帐务处理以经批准的折价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净值入帐。固定资产原值大于净值的部分,作为累计折旧
入帐。填制资产入帐有关记帐凭证,办理转帐手续,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户(原值)
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户
待处理偿债物——一年以内待处理偿债物(逾期未处理偿债物)——××原债务人户
(二)转为贷款人权利资产的核算
会计部门根据将质押权利财产转入我行资产的有关批文,以折价金额作为入帐净值,填制有关记帐凭证办理转帐,借方科目记入“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等资产科目的相应帐户,贷方科目及担保物、偿债物的处理比照“五”中“(一)”的有关规定办理。
六、其他担保物、偿债物的会计核算
在信用贷款、保证贷款、票据贴现、办理案件以及其他债权债务关系中收到的偿债物,或在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中用以抵偿担保物未能清偿的债务而收到的偿债物,比照上述相关规定处理。
在信用卡业务,商业承兑汇票,贸易融资项下的信用证开证、提货担保,以及我行对外提供担保等或有资产类信贷业务,需要客户向我行提供担保或反担保而取得的担保物、偿债物,亦比照上述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略。



1997年9月1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济南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


济南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2007年7月27日济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发放与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
  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其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作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第四条 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以下称参保单位)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以下称参保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与发放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协调解决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第六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市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统一管理。
  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办理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业务工作。
  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七条 发改委、财政、审计、统计、质监、人事、民政、税务、国资委、工商、公安、建委、经委、监察和工会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工作。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第九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金两部分组成,实行全市社会统筹。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社会统筹基金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参保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社会统筹基金的增值部分;
  (三)滞纳金;
  (四)财政补贴;
  (五)省级调剂金;
  (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应当纳入社会统筹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一条 个人账户金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参保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前,从参保单位缴费中按照职工缴费基数一定比例划转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个人账户金的利息;
  (四)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应当纳入个人账户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二条 参保单位、参保人均应当以其上月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国家、省规定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参保人月工资收入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为基数,按比例缴纳;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百为基数,按比例缴纳,高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参保单位应当按月在参保人工资中代为扣缴其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与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并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足额缴纳。
  第十四条 新设立的用人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参保单位分立、合并或者其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结清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滞纳金。
 参保单位因破产、解散、被撤销或者其他原因终止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清偿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五条 参保人达到法定年龄离退休的,根据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享受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为参保人的缴费年限。但是,在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我市实行个人缴费时的企业职工,在实行个人缴费前所在单位已按规定参加了我市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其在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和省的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欠缴社会统筹费的,应当补缴;未补缴的,不视为本人的缴费年限。
 第十七条 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以后参加工作,退休时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的,其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下列标准计发: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百分之一,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按月支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本息除以计发月数,从个人账户金中按月支付。计发月数按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参加工作,二○○六年一月一日后离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的,除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享受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的计发标准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参加工作,二○○六年一月一日以后离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具体条件和计发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以后参加工作,二○○六年一月一日以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十五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照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再发给一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次付清,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离退休的,其离退休时核定的待遇不变。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离退休后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增加的待遇。
  第二十三条 参保人离退休后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取完毕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原核定标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继续支付,直至其死亡。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间断缴纳养老保险费期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个人账户应当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以后继续缴费的,对其缴费年限应当累计计算,对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也应当累计计算。
  第二十五条 参保人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死亡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除外。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离退休前离开本市时,养老保险关系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符合转移条件的,按规定转移,终止在本市的养老保险关系;
   (二)不符合转移条件的,保留在本市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离退休前出国或者赴台、港、澳地区定居,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终止手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个人账户积累额全部退还本人,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或者离退休后死亡,其参保单位或者亲属应当在其死亡后三十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参保人死亡时,尚未领取或者未领取完毕的个人账户金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含本金和利息),由其合法继承人依法继承;个人账户金中单位缴费部分并入社会统筹基金。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使用规范。
  第三十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第三十一条 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市劳动保障部门编制养老保险基金年度预决算。
  第三十二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付下列项目:
 (一)参保人离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
  (二)参保人离退休后死亡时的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救济费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定期生活困难补助费;
  (三)因参保人出国或赴台、港、澳地区定居而清退的个人账户金;
  (四)个人账户金中应当由参保人的继承人继承的个人缴纳部分;
  (五)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关系跨统筹地区转移时,应当转出的个人账户金;
 (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用于支付基本养老保险事项的其他项目。
  第三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以参保单位、参保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为基础,为参保人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具有唯一性。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参保人个人账户的缴费记录,按缴费年度,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缴费记录对账单。
  参保单位或者参保人对缴费记录有异议的,应当书面提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三十日内核实并予以书面答复,对确有错误的应当更正。
  第三十四条 市审计部门每年应当对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市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制度。
  第三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参保单位的监督检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情况和基本养老金征收情况的核查。检查、核查时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有关资料;但应当为其单位保密。
 被检查、核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不得拒绝检查,不得谎报、瞒报。
  第三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存参保单位和参保人的参保登记手续、缴费记录和养老保险金发放等基础信息资料,并设置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系统。参保人和参保单位有权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养老保险费缴纳、发放标准和基本养老金的领取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其提供方便。
 参保人、参保单位因基本养老保险事项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应当依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参保单位应当建立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公示制度,在显着位置每季度至少公示一次参保单位参保人数、缴费总额和缴费基数,公示期不得少于十五日,并向每位参保人书面告知其个人缴费基数及数额,接受监督。
 参保人对其参保单位未按照规定执行公示制度,或者在缴费申报中虚报、瞒报、漏报缴费基数的行为,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举报、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第三十八条 参保单位应当对拟离退休的参保人的姓名、性别、职务、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申报离退休类别、拟审核的离退休时间、拟审核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事项在显着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十日。
 拟离退休参保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在公示期内发现公示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劳动保障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调查并书面答复,对确有错误的,应当立即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公示期满无举报、投诉或者举报、投诉内容不实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离退休审批手续。
  第三十九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发放等情况向社会公告。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诚信评价制度。对严格执行养老保险制度和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等其他严重违反养老保险制度的用人单位,应定 期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于侵犯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合法权益的行为,均有权向监察、审计、财政、劳动保障、工会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并在十五日内予以答复。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统筹基金。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逾期拒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理: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的;
  (二)违反有关财务、会计、统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
  (三)申报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
  (四)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
  (五)未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六)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
  (七)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的;
  (八)打击报复举报人、投诉人的。
  第四十五条 对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执行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公示制度及离退休公示制度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七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
  (二)挪用、侵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
  (三)违反有关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规定,造成基金损失的;
  (四)不按规定支付基本养老金的;
  (五)其他违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
  本条例所称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数额为准。
  本条例所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参保人历年的平均缴费指数乘以本人退休的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是指参保人某一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对应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是指参保人各年度的缴费指数相加除以累计缴费年限。
 第四十九条 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的非在编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执行本条例。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商检局关于启用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统一制作“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


国家商检局关于启用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统一制作“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的通知

      (国检检〔1994〕30号 一九九四年十月七日)

 

各直属商检局:

  为解决现用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不统一等存在的问题,国家商检局于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局车检人员会议,委托广东商检局制作了“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小样和北京商检局制作了“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式样,并由广东商检局代国家商检局发函各直属商检局征求了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商检局核定了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式样,现就有关启用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5年1月1日起,全国商检系统启用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使用统一制作的“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

  二、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尺寸为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用胶版纸质地的纸质印制,表面以淡黄色CCIB连成的图案为底色,在台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之间正中处有一个CCIB的莹光防伪暗记,右上角流水顺序号№×××××字母№前为各直属商检局的代号。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示意表格见附件1,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流水顺序号字母№前各直属商检局的代号见附件2。

  三、全国统一制作的“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式样见附件3,印章直径为40毫米、铜制。各直属商检局使用的“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的顺序号一律规定为(1),各直属商检局所辖各地方商检局所需的“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内的顺序号依次刻成(2)、(3)等等,由各直属商检局根据所辖局的多少统计并编号,报北京商检局抄国家商检局备案。

  四、请广东商检局负责印制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请北京商检局负责统一制作“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

  五、各直属商检局应在1994年11月15日以前把所需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的数量函告广东商检局,把所需“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的数量及编号函告北京商检局。

  六、请各直属商检局和广东商检局、北京商检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的印制、刻制工作。

  附件:1.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示意表格

     2.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流水顺序号字母N0前各直属商

       检局的代号表

     3.统一制作的“进口车辆检验专用章”式样(略)

 

附件1: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示意表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

 

报验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国家商检局公布的《种类表》,进口机动车辆为法定检验商品。

  一、用户办理正式行车牌证前持本单证并车辆到当地商检局办理换证手续。

  二、在质量保证期内,车辆不得改装,如有质量问题,到当地商检局申请检验,凭本单证出具证书,由有关部门对外提出索赔。

  三、本单证只供商检局登记和出证之用。本单证应妥善保管,切勿遗失,涂改及复印件无效。

  1.发货人:

    (外文)

  2.收货人:

    (外文)

  3.品名及型号:

    (外文)

  4.唛 头:

 

  5.合同号:

  6.发票号:                    发票所列数量:

  7.船 名:                    提(运)单号:

  8.装货港:                    卸货港:

    (外文)                    (外文)

  9.提(运)单日期:            进口日期:

  10.保证行驶里程:            质量保证期:

  11.底盘号:               发动机号:

  12.检验情况:

 

经办人:         签证日期:     商检局盖章

报验单位:        联系人:      电话:

使用单位:

 

附件2:       新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

         流水顺序号字母№前各直属商检局的代号表

 

────┬──────────────────────────┬────

 序 号│         各直属商检局名称         │代 号

────┼──────────────────────────┼────

  1  │           北京商检局           │BJ

────┼──────────────────────────┼────

  2  │           天津商检局           │TJ

────┼──────────────────────────┼────

  3  │           河北商检局           │HBJ

────┼──────────────────────────┼────

  4  │           山西商检局           │SXJ

────┼──────────────────────────┼────

  5  │          内蒙古商检局          │NMG

────┼──────────────────────────┼────

  6  │           辽宁商检局           │LN

────┼──────────────────────────┼────

  7  │           吉林商检局           │JL

────┼──────────────────────────┼────

  8  │          黑龙江商检局          │HLJ

────┼──────────────────────────┼────

  9  │           上海商检局           │SH

────┼──────────────────────────┼────

  10 │          江苏商检局           │JS

────┼──────────────────────────┼────

  11 │          浙江商检局           │ZJ

────┼──────────────────────────┼────

  12 │          安徽商检局           │AH

────┼──────────────────────────┼────

  13 │          福建商检局           │FJ

────┼──────────────────────────┼────

  14 │          厦门商检局           │XM

────┼──────────────────────────┼────

  15 │          江西商检局           │JX

────┼──────────────────────────┼────

  16 │          山东商检局           │SD

────┼──────────────────────────┼────

  17 │          河南商检局           │HNY

────┼──────────────────────────┼────

  18 │          湖北商检局           │HBE

────┼──────────────────────────┼────

  19 │          湖南商检局           │HNX

────┼──────────────────────────┼────

  20 │          广东商检局           │GD

────┼──────────────────────────┼────

  21 │          海南商检局           │HNQ

────┼──────────────────────────┼────

  22 │          广西商检局           │GX

────┼──────────────────────────┼────

  23 │          四川商检局           │SC

────┼──────────────────────────┼────

  24 │          重庆商检局           │CQ

────┼──────────────────────────┼────

  25 │          贵州商检局           │GZ

────┼──────────────────────────┼────

  26 │          云南商检局           │YN

────┼──────────────────────────┼────

  27 │          西藏商检局           │XZ

────┼──────────────────────────┼────

  28 │          陕西商检局           │SXQ

────┼──────────────────────────┼────

  29 │          甘肃商检局           │GS

────┼──────────────────────────┼────

  30 │          青海商检局           │QH

────┼──────────────────────────┼────

  31 │          宁夏商检局           │NX

────┼──────────────────────────┼────

  32 │          新疆商检局           │X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