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邮电部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划分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5:18:55  浏览:97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邮电部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划分标准》的通知

邮电部


邮电部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划分标准》的通知
1995年12月28日,邮电部

为加强通信建设管理,规范通信建设市场行为,确保通信建设工程质量,部决定:通信工程类别划分标准,不仅要与施工收费标准挂钩,而且要与设计、施工单位资格等级挂钩,对邮部(1990)433号文中的“通信工程类别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现予发布,请认真贯彻执行。
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该标准与邮部(1995)626号发布的《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定额》配套使用,作为施工单位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承担各类通信工程施工任务时收取费用的依据。
二、不同资格等级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类别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甲级设计单位、一级施工承包企业可以分别承担批准专业的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乙级设计单位、二级施工企业可分别承担二类、三类、四类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如特殊情况需承担一类工程任务时,应向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主管部门办理超规模、超业务范围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才能承担。其他资格等级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任务时亦按此原则办理。
三、本标准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邮部(1990)433号文中的通信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同时废止。

附件: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通信建设工程按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划分为一类工程、二类工程、三类工程、四类工程。
一、按建设项目划分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类工程:
1.大、中型项目或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通信工程项目;
2.省际通信工程项目;
3.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部定通信工程项目。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类工程:
1.投资在2000万元以下的部定通信工程项目;
2.省内通信干线工程项目;
3.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省定通信工程项目。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类工程:
1.投资在2000万元以下的省定通信工程项目;
2.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通信工程项目;
3.地市局工程项目。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类工程:
1.县局工程项目;
2.其它小型项目。
二、按单项工程划分
(一)通信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见表一);
(二)电信设备安装工程类别划分(见表二);
(三)邮政设备安装暂不按单项工程划分类别。
注:
1.通信工程包括电信工程和邮政工程;
2.本标准中×××以上不包括×××本身,×××以下包括×××本身;
3.天线铁塔、市话线路、有线电视网、建筑楼综合布线工程为无一类工程收费的专业;
4.卫星地球站、数据网、分组交换网等专业无三、四类工程,丙、丁级设计单位和三、四级施工企业不得承担此类工程任务。其他专业依此原则办理。
表一:通信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
----------------------------------------------------------------------------------------
| 序 | | | |
| | 项 目 名 称 | 一类工程 | 二 类 工 程 |
| 号 | | | |
|------|----------------------------|----------------|----------------------------|
| | | | |
| 1 |长途干线 |省际 |省内 |
| | | | |
|------|----------------------------|----------------|----------------------------|
| | | | |
| 2 |海缆 |50公里以上 |50公里以下 |
| | | | |
|------|----------------------------|----------------|----------------------------|
| | | |中继光缆或2万门以上 |
| 3 |市话线路 | | |
| | | |市话主干线路 |
|------|----------------------------|----------------|----------------------------|
| | | |省会及地市级城市有线 |
| 4 |有线电视网 | | |
| | | |电视网线路工程 |
|------|----------------------------|----------------|----------------------------|
| | | |1万平方米以上建筑物 |
| 5 |建筑楼综合布线工程 | | |
| | | |综合布线工程 |
|------|----------------------------|----------------|----------------------------|
| | | | |
| 6 |通信管道工程 | |48孔以上 |
| | | | |
----------------------------------------------------------------------------------------
------------------------------------------------------------
| |
三 类 工 程 | 四 类 工 程 |
| |
----------------------------|----------------------------|
| |
本地网 | |
| |
----------------------------|----------------------------|
| |
| |
| |
----------------------------|----------------------------|
局间中继电缆线路或2 |市话配线工程或4千门 |
| |
万门以下市话主干线路 |以下线路工程 |
----------------------------|----------------------------|
县以下有线电视网线路 | |
| |
工程 | |
----------------------------|----------------------------|
5千平方米以上建筑综 |5千平方米以下建筑物 |
| |
合布线工程 |电话布线工程 |
----------------------------|----------------------------|
| |
24孔以上 |24孔以下 |
| |
------------------------------------------------------------
表二:电信设备安装工程类别划分表
--------------------------------------------------------------------------------------------
| 序 | | | |
| | 项 目 名 称 | 一类工程 | 二 类 工 程 |
| 号 | | | |
|------|----------------------------|--------------------|----------------------------|
| 1 |市话交换 |4万门以上 |4万门以下 |
|------|----------------------------|--------------------|----------------------------|
| 2 |长途交换 |2500路端以上 |2500路端以下 |
|------|----------------------------|--------------------|----------------------------|
| 3 |通信干线传输及终端 |省际 |省内 |
|------|----------------------------|--------------------|----------------------------|
| 4 |移动通信及无线寻呼 |省会局移动通信 |地市局移动通信 |
|------|----------------------------|--------------------|----------------------------|
| | |C频段天线直径10米|C频段天线直径10米 |
| 5 |卫星地球站 |以上及ku频段天线 |以下及ku频段天线 |
| | |直径5米以上 |直径5米以下 |
|------|----------------------------|--------------------|----------------------------|
| 6 |天线铁塔 | |铁塔高度100米以上 |
|------|----------------------------|--------------------|----------------------------|
| |数据网、分组交换网 | | |
| 7 | |省际 |省会局以下 |
| |等非话业务网 | | |
|------|----------------------------|--------------------|----------------------------|
| 8 |电源 |一类工程配套电源 |二类工程配套电源 |
|------|--------------------------------------------------------------------------------|
| 注 |新业务发展按相对应的等级套用 |
--------------------------------------------------------------------------------------------
------------------------------------------------------------
| |
三 类 工 程 | 四 类 工 程 |
| |
----------------------------|----------------------------|
1万门以下 |4000门以下 |
----------------------------|----------------------------|
500路端以下 | |
----------------------------|----------------------------|
本地网 | |
----------------------------|----------------------------|
无线寻呼设备工程 | |
----------------------------|----------------------------|
| |
| |
| |
----------------------------|----------------------------|
铁塔高度100米以下 | |
----------------------------|----------------------------|
| |
| |
| |
----------------------------|----------------------------|
三类工程配套电源 |四类工程配套电源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强制拆迁:当自杀成为博弈的武器

唐时华


  2009年12月1日,四川成都拆迁户唐福珍因抵制拆迁自焚最终抢救无效身亡。这是一个月内在中国土地上第二位以生命同强制拆迁相抗争的普通百姓。自强制拆迁制度实施以来,伴随着轰隆隆的挖掘机声,类似的悲剧一直在上演。(《民主与法制》2009年第24期)
  2001年,为适应城市急剧扩张的要求,国家制定《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个条例赋予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强制拆迁权,而今,作为一个符号,唐福珍必然成为这个已经实施了8年的规定最悲情的注释。
  我们原本无意关注的个案,竟然成为2009年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成为互联网上一个民意汹涌的公共事件,这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当自杀已经成为博弈的武器,法律将退向何处?
  现代法律制定的本意和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明、构建秩序、解决纠纷,关爱生命,现在,一部执法者声明“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拆迁执行,却导致了一个鲜活生命的惨烈逝去。当拆迁户声称要保护自己合法的财产,最终拿起的却是燃烧瓶。这到底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法律的悲哀?
  唐福珍事件中,笔者不愿对其房屋拆迁本身的对错作出评价。笔者更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怎样看待一个生命的代价?
  拆迁固然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笔者也不愿重提那个被奉为经典的美国“最牛钉子户”伊迪丝-梅斯菲尔德的故事,毕竟,照搬西方的一套未必就能 “水土皆服”。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在当前我们的死刑执行都要推行人性化的注射方式的环境下,在一个试图维权的鲜活生命面前,时间和经济,是否就那么至关重要,重要到连停顿下来做一下安抚工作的时间都不能浪费?重要到要瞬间就要让一个人结束宝贵生命为代价?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知道“唐福珍”在自焚前是何种力量促使其自焚,这种力量大得如此令人恐惧,令人感慨,令人悲伤。房屋固然安身立命,但是没有了生命,永别了相濡以沫的亲人,那空空如也的房屋又有何意义?
  作为一个新闻阅读者和偶尔的写作者,我不知道“唐福珍”算不算一个“钉子户”,但是这种长期约定俗成的叫法倒让我有一种深深的痛楚,这种奋不顾身点燃汽油自焚的悲壮方式,倒像是一个用生命作为代价的“钉子”,深深扎入每一个新闻阅读者的眼中,扎入“拆迁”这个充满了时代特色的词汇心脏,扎入每一个关注社会民生的人心里,撕心裂肺地疼。
  作为一名法律人,我同样不知道“唐福珍”这个名字是否将能在《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改或者废止中留下些许痕迹。但是,在一些房地产商一边大赚钞票一边仁慈地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声音中,在这个我们用尽全力去构建法律关怀和人性关爱的社会里,立法机关能否一次彻底修正一下那些“互相打架”的法律法规,为我们的执法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能否对这部直接关系到房屋这样重大的公民财产的处理,采取一个更加审慎而科学的态度?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作者简介:唐时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时事评论员,作家。发表法学论文、新闻报道共计100万字,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新京报》、《燕赵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发表时事评论100多篇。获得各级新闻奖、文学奖20多次。新华网云南频道、中国甘肃网等多家媒体特邀评论员。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再犯也叫重新犯罪,是指由于犯罪经法律审判并处以一定刑罚的人再次犯罪或获得较刑法意义上的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重新犯罪不仅包括受过刑罚实际执行(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的人再次犯罪,也包括判处缓刑而未实际执行刑罚的人再次犯罪,还包括经法律认定为犯罪但免于处罚的人再次犯罪。累犯肯定是重新犯罪,但重新犯罪的人不一定是累犯,在刑罚上,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一、数据分析

  笔者对山东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近五年来审结的刑事案件进行了分析, 2008年共审理刑事案件373件,其中重新犯罪人数比例为4.29%,累犯为1.88%;2009年共审理刑事案件349件,其中重新犯罪人数比例为6.3%,累犯为3.15%;2010年共审理刑事案件333件,其中重新犯罪人数比例为7.21%,累犯为3.9%;2011年共审理刑事案件375件,其中重新犯罪人数比例为8%,累犯为5.07%;2012年共审理刑事案件492件,其中重新犯罪人数比例为10.16%,累犯为8.13%。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重新犯罪和累犯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重新犯罪的人中犯罪的次数在三次以上的也有所增加。

  当前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层次之间的距离增加,蠢蠢欲动、思想控制力差的活跃分子在挑战社会的正常秩序。犯罪分子初犯基本上都有其偶然性、刺激性、片面性、无知性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犯罪分子经过改造后都能够走上正轨。但是同时会有一些罪犯在走出监狱大门后,不思悔改,还会“二进宫”、“三进宫”甚至更多次重新犯罪。

  二、原因分析

  分析累犯、再犯犯罪分子重新犯罪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是自控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从再犯和累犯的犯罪数据分析,他们的法制观念极为淡薄,对法律的威严认识不足,部分犯罪人员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完整,思想不稳定,容易反复。特别是心理、生理发育不完全的未成年人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诱惑再次犯罪。

  二是监所机构成为再犯、累犯交恶的场所。犯罪分子在劳教机构羁押的时间里是封闭式的,基本是与外界隔离的。在“里面”的时候,被动感染的可能性更大。由于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及时的纠正过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后,很容易信服他人的言辞,并学习、效仿他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中,很多错误的畸形理念和歪曲的生活习惯会感染给那些免疫能力差的人,久之,形成了较蒂固的思想。定力差的犯罪分子接触到主观恶性差的人员会很快被感染,当服刑结束重新踏入社会后,孤独受伤的心灵再受到来自周围人员的冷光、唾弃、排斥,加之亲人的谩骂、疏远就会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狂躁不安,无法自控成为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的必然。

  三是有前科无法被社会接受,就业困难。犯罪分子大多数都是学历文化层次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年龄也偏低。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多数也是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是收入较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并且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一念之差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人服刑期满后回到社会时,由于受到就业单位门槛的限制,他们往往更加难以就业,很难再次找到合适的工作,经济生活将会非常困难,犯罪人基于前次犯罪的心理定势很容易就想到再次通过犯罪解决实际困难。当他们再次被社会所遗忘,生活无着时就会再次铤而走险。

  四是刑罚制度较不完善,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于再犯和重新犯罪的人的处罚在相关的法规、最高院的复函中都有所提及。但是如何从重、怎么从重没有统一的标尺,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裁量的人员对案件裁量差异过大,重刑轻判严重损害刑罚的确定性和威慑力,而轻刑重判则侵害了受惩处人的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对法律的信赖。重新犯罪的人,尤其是累犯,说明刑罚基于法律的正义基础而针对具体个体实施的改造和教育没有起到有效作用,没有起到刑罚本质上的威慑作用。上面的数据足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刑罚的威慑力消弱了,国家的公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公信力消弱了,犯罪人藐视法律权威的可能性增强了。

  三、防范措施

  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因此防范重新犯罪也需要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制度构建,这就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深入的协调配合,并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普遍参与。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重视思想改造。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机构、组织分阶段或不定期的加强对犯罪服刑人员的法制教育和主观改造,要让他们觉得社会是个大家庭,自己就是这个家庭中必不可缺的一份子,要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与博爱。树立起对社会的公德心、对家庭的责任心。在他们感到生活茫然和痛苦的时候,让社会的正能量指引其渡过思想上、生活上、就业上的困难期、迷茫期。大力开展对缓刑考验期内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回访和普法教育,使他们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特别是对与他们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法规。校正他们对社会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促使他们克服自卑和对社会的灰暗心理,让他们树立起重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心。

  二是加大劳技培训程度,扩大劳动就业范畴。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封闭式改造无法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长时间的单一、简单的劳动降低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加大对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生活能力,为其回归社会再就业奠定基础。在我国,公民享有平等就业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就必须改变目前就业环境中对有前科人员的“歧视”,降低录用门槛,消除那些使有前科人员在起点上就处于不利地位的法律,使他们最起码能够与其他公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平等。

  三是加大刑罚惩罚力度,提前预防,防患未然。尽快制定针对再犯和重新犯罪分子的法规便于法院在处理该类犯罪时有法所依。再犯、累犯的多发从某种方面来讲是基于犯罪分子的自身主观恶性所致,刑罚处罚不但没有减少其恶性程度反而可能增加了其对社会的报复心理,对于这种罪犯一定要从严、从重处罚,打消其主观恶性。加强监所管理机构的甄别制度,对主观恶性较重的犯罪分子或者是情绪极不稳定的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引导,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有效“隔离”,杜绝“近墨者黑”的情况发生。刑满释放后尽快做好与当地社区机构和公安部门的信息对接工作,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